登錄  | 立即註冊

遊客您好!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

查看: 13|回復: 5

葛剑雄:读懂人口,才能读懂中国历史

[複製鏈接]

1010

皇典

2074

績效

2000

聲譽

帝國國防軍中將

拉脫維亞侯爵
副首席大臣
內務大臣
財政大臣
全俄羅斯保皇黨聖彼得堡黨部理事長
聖彼得堡財政學會會長
發表於 2025-5-2 22:37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本帖最後由 尼古拉斯 於 2025-5-2 22:38 編輯

1

人口问题不简单


清朝定鼎中原后不久,曾发生过一件啼笑皆非的事情。官员在处理前朝遗产时,于南京后湖意外的发现了重达四千吨、数量多达170万本的“黄册”。

所谓黄册,原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于摊派赋役的需要,在全社会推行户籍调查的产物。

作为官方的调查数据,这理应严谨可靠,可清朝官员仔细检阅后才发现,明朝在崇祯十七年(1644)就已覆亡(南明另算),但这些黄册的数据已经编到了崇祯二十四年(1651),而编辑这些内容的时间还是十年前。

明朝人口统计的“超前”,被传为后世的笑柄,但仔细一想,一个政权连治下的人口都搞不清,它应对内忧外患的能力不由得让人生疑。

在古代,人口从来不是小问题。秦统一六国后开展人口调查,以作为其大兴土木或开疆拓土的重要依据。此后城头变换大王旗,但每一个政权为了有效地汲取社会资源,都会对治下人口数量开展不同程度的统计。只不过这些统计数据大多与真相存在出入。因为与其说统治者关心人口数字,不如说他们最关心“有多少人能够承担赋役”,于是就又有了“丁”这样被等同为“成年男性”的概念。

可就连“丁”的性质也扑朔迷离。何炳棣先生指出,“丁”与具体的人无关,只是一种赋税单位或财政指标,相当于粮食的数量,这也是明代“丁数”会出现小数点的原因。

清乾隆皇帝在他继位的第五十七个年头得知全国“民数”已达三亿零七百万之多,与康熙四十九年(1710)的“两千三百多万”相比多了十五倍。皇帝龙颜大悦,认为这是盛世的又一个标志,但他却忽视了,康熙朝数字的单位,可能只是“丁”而未囊括全部家庭成员。

人口具体数字都没弄清楚,盛世又从何谈起?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1010

皇典

2074

績效

2000

聲譽

帝國國防軍中將

拉脫維亞侯爵
副首席大臣
內務大臣
財政大臣
全俄羅斯保皇黨聖彼得堡黨部理事長
聖彼得堡財政學會會長
 樓主| 發表於 2025-5-2 22:45 | 顯示全部樓層
2

如何读懂人口里的历史?


人口问题不但困扰古代王朝统治者,也是学术研究绕不开的问题。面对一些文章不加甄别的照搬二十四史中的数字,葛剑雄教授忧心忡忡,认为“数字的实际意义以及这些王朝的疆域与今日领土的差别”并未得到充分考虑。

可以说,不懂人口史,就难以接近历史的真面目。

人口问题,从葛剑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就一直萦绕于心头。为此,他先是以西汉一朝为主要研究对象,后又逐步扩展到对中国人口迁徙的相关研究,一边积累材料,一边探索还原人口数字的新方法。官方的户口数不准确,他就从家谱族谱和地方方志中寻找蛛丝马迹,在他主编的《中国人口史》中,相关作者还会查阅元人文集来逐步勾勒出南宋晚期的人口数据。功夫下到如此程度,葛剑雄仍表示“量化不是惟一的目标。片面追求数据有时离真理更远。”

葛剑雄的人口史研究,使许多习惯性认知不攻自破,如有种说法称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的规律是“大起大落”,但他通过具体数据的对比后表示,“大落”存在,“起”却是假象,“因为较长时间的一段持续增长,积累起来就是很大的数字。”何况民间隐瞒户口或借赈灾虚报数字的现象也没少发生。至于将人口数量片面夸大,甚至作为社会矛盾爆发的主要原因,只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。

葛剑雄也会走出书斋,用研究指导当下。随着中国人口增速的放缓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,他一面强调计划生育并不是简单推崇“一胎化”,在考虑经济压力的同时还应重视伦理和家庭的习俗,一面建议在制定政策过程中,应全面研究中国的资源、社会结构、人口结构和发展趋势,尤其针对老龄化、人口红利等关键问题。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1010

皇典

2074

績效

2000

聲譽

帝國國防軍中將

拉脫維亞侯爵
副首席大臣
內務大臣
財政大臣
全俄羅斯保皇黨聖彼得堡黨部理事長
聖彼得堡財政學會會長
 樓主| 發表於 2025-5-2 22:48 | 顯示全部樓層
中国人口发展史 葛剑雄


内容简介
《中国人口发展史》是名学者葛剑雄教授研究中国人口发展的学术专著。正如葛剑雄先生所述:“就像国民应该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一样,中国公民都应该了解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。”本书通过爬梳史料,详细论述了中国两千多年间的人口现象、人口变化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,总结了其中的规律。全书分为上、中、下编,上编主要论述历代人口调查制度的起源、演变和发展,并对历史人口资料做了相应评价;中编以时间为脉络,分章具体阐述了先秦至清朝的人口发展情况,并剖析了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、原因;下编则从人口的构成与再生产、人口的分布及迁移等方面做相关交代。在历史的回溯与重建中,本书既能使读者对中国人口发展的全过程有整体了解,从而进一步理解现在,思索未来;同时也能为历史学、民族学、考古学、社会学、地理学等各相关学科提供有利条件。

作者简介
作者:葛剑雄,祖籍浙江绍兴,1945年生于浙江吴兴县南浔镇(今属湖州市南浔区)。1965-1978年任中学老师。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专业研究生,师从谭其骧教授,1983年在职获历史学博士学位。1991年晋升教授,1996-2007年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,1999年-2007年任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,2007-2014年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长。现为复旦大学资深教授,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,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。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1010

皇典

2074

績效

2000

聲譽

帝國國防軍中將

拉脫維亞侯爵
副首席大臣
內務大臣
財政大臣
全俄羅斯保皇黨聖彼得堡黨部理事長
聖彼得堡財政學會會長
 樓主| 發表於 2025-5-2 22:50 | 顯示全部樓層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0

皇典

34

績效

0

聲譽

帝國國防軍少校

發表於 2025-5-6 20:40 | 顯示全部樓層
大清的番薯盛世嗎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1010

皇典

2074

績效

2000

聲譽

帝國國防軍中將

拉脫維亞侯爵
副首席大臣
內務大臣
財政大臣
全俄羅斯保皇黨聖彼得堡黨部理事長
聖彼得堡財政學會會長
 樓主| 發表於 2025-5-6 21:58 | 顯示全部樓層
奧列維 發表於 2025-5-6 20:40
大清的番薯盛世嗎

其實我看完才發現是個楔子,沒說明到什麼,具體都要去書上看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皇俄羅斯帝國

GMT+8, 2025-5-9 23:08 , Processed in 0.041738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